10月23日,第四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新華社西安10月24日電(記者王藝霏、蔡馨逸)陜西薄太后南陵的“草原風”金器、河北尚義四臺遺址的“貝加爾紋飾”、新疆唐朝墩古城遺址的“羅馬式浴場”……近年來中國考古新發現中,屢屢涌現多元文化元素,它們揭開了千百年來不同文明對話交流的神秘面紗。
23日至25日在陜西西安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馬永贏介紹了近年來西漢帝陵項目的最新考古成果。其中,漢文帝母親薄太后南陵發掘出土的上百件帶有草原裝飾風格的金器,吸引了海內外考古工作者的目光。
“該批金器出土自南陵外藏坑,紋樣集納了馬、牛等草原元素,可以推測證明絲綢之路開通前中原與草原已建立交流,是先秦兩漢時期農牧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直接證據?!瘪R永贏說。
類似的多元文化交流交融貫穿中國歷史,在許多遺址遺跡中都能夠找到相應印記。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汪盈介紹,在遼上京遺址中,其皇城雖朝向為東,展示了契丹民族“以東為尊”的獨特習俗,但主要采取多重環套和中軸對稱的布局,也體現了對中原傳統的吸納與繼承,生動詮釋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進程。
在唐長安城西市遺址,道路與車轍遺跡、“十字街”遺跡等無聲訴說著約1300年前的盛唐繁華。在長安城附近區域出土的陶俑高鼻深目、濃髯卷須,盡展胡人形態,折射出歷史上中國與中亞、西亞等地區的密切交流。
10月23日,與會者在第四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聽取主題發言。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近年來,中國考古學界在考古發掘及文物保護等領域,不斷取得新發現與重要突破。從文物的器型紋飾到遺址的建筑風格,這些寶藏匯聚了跨越時空的文化元素,承載著東西方、跨地域友好交流的往事與回憶。
位于河北尚義的四臺遺址,是中國北方地區最早的村落定居實證。這里出土的一只大口尖圜底罐,在器型和紋飾上與俄羅斯貝加爾地區出土的陶罐相似,展現了定居于此的先民與更遠的北方文化間的交流互動。
在陜西咸陽,隨著塔兒坡戰國秦墓的發掘,隨葬金器、銅器、陶器等47件(組)器物相繼面世。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介紹,其中發現的金絲焊珠金飾反映了秦人很早就與中亞、西亞有往來關系。
在新疆奇臺縣唐朝墩古城內,一座配備“地暖”系統的羅馬式浴場遺址令考古工作者們驚嘆不已。盡管這種浴場從地中海沿岸向周邊的北非、西亞等地區擴散,但在遙遠的東方卻頗為罕見。除明顯的羅馬式布局外,該遺址還融合了中式墻面彩繪風格,彰顯中原和本地特征,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型。
多名考古一線工作者表示,近年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等重大課題成果,再現了中華大地各區域與域外文化的交流互動,也再次證明了中華文明兼收并蓄、綿延不斷、多元一體的特質。
“我們希望通過考古工作,讓古代遺跡遺物‘說話’,讓世界從中國考古發現中看到更多文化交融發展的實證與范例?!蓖粲f。